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以及陶行知的思想理论内容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 ,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郭沫若也曾陶行知是我们中国著/名的教育家 ,他曾被毛主/席评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说“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宋/庆/龄更是评价他为“万世师表” 。通过众多名人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 ,我们也可以知道,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对我们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先选择陶行知先生核心思想理论进行介绍。现在让我们走进大教育家的知识世界 。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思想我们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 、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3、陶行知的一个理论:陶行知的“一个理论”就是指生活教育理论 ,这也可以叫做陶行知重要思想的一个大总称。
4 、陶行知的“三大原理 ”是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什么叫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我们所教育的内容就来自生活,他提出教育要围绕生活 、依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思想叫做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或者叫起源论。
5、社会即学校,由于当时我们国家经济落后 ,资源短缺,所以陶行知认为社会本身就可以当做一所大学校,教育是要满足社会需要并且要依靠社会力量发展 ,所以这也可以叫做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 。
6、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生活中教法 、学法、做法是密不可分的。他认为,事情如何做 ,就让学生学着如何做,学生如何学着做事的,教师就应该如何教 ,做就是学和教的源泉,所以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7、陶行知的四种精神:首先,要有“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其次是“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再次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的创造精神;然后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
8、陶行知的五大主张:陶行知之前的给自己起的名字叫做陶知行,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受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 ,所以改名为“知行 ”。进入中年时期,他通过博学有所感悟,又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的学说,翻了个筋斗,提出“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正式庄严宣布改名为“行知 ”。
9 、这不仅显示了他的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他“行以求知,以知更行”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所以他提出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 、六大解放这五大思想主张 。
1、陶行知是人民教育家 、思想家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 ,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的教育理念 。
2 、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才不会使得教育的内容狭隘,才会广阔丰富 ,将好的生活改造不良的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 ,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3、”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包含生活实践的意义 。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 ,而教育可以改造生活。他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是民主的 、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人类本来就有的,随着人类的生活而改变,在各种生活中学习、教育 ,并且应该是终身的教育 、活的教育 。
4、二、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 ”的主张紧密相联,这是对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陶行知对教育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社会即学校是要将小鸟放飞到天空中 ,使学校延伸到社会去,而不应把他们关在鸟笼里,把鸟笼做的像整个社会一样。整个社会才是教育的范围,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
5 、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 ,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 ”;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要这样的学校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他结合中国只有少数人能得到教育的国情 ,提出了要根据社会需要办学的思想 。他提出“社会即学校 ”的目的在于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在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太少了,应该把教育放到社会中去 ,使更多人能接受到教育,无论在校外校内,都有师生的角色 ,都可以学习,同时学习更加符合生活,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于坏的环境也应该学会辨识 ,将好的环境改造不好的环境 。学校不可以与社会脱离。
6、三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而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 。不仅教师要教学同时也应该学习。也就是说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是联系的,相关连的。同样的,教师所教与自己所学的也要联系在一起 。如果教师做好了 ,教育的关键所在也就解决了。在当时所处的时代里,陶行知勇于实践和探索,将自己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教育实践中。他发表了许多著名论文和讲话 ,比如《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 、《行是知之始》等。他否认了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的言论,并在其基础上认为应该是“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将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国教育事业中,为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①“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 。陶行知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幼儿教育。这是他通过对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思想与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
2 、②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 。他认为 ,建设中国式的幼稚园,应使幼稚园适应中国的国情,城区需要幼稚园 ,农村也需要幼稚园。
3、③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4、④教育内容:亲近自然、虚心好学 、孝顺父母、养成好习惯、勤读 、善于学习等 。
5、⑤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 、做合一”,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6、⑥开办师资培训,使幼稚园教师具有:奉献精神 ,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身作则的精神,不断开拓、勇于创造的精神。
7 、①基本教育思想:儿童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
8、②幼稚园课程:包括技能、知识 、兴趣、道德、体力、风俗 、礼节及种种经验。
9、③幼稚园教材:幼稚园的教材应取材于儿童的生活 ,而且要适应社会生活,能充实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在脑力上劳心 ,手脑并用,热爱劳动,互相合作并有自理能力。
10、④幼稚园教学法:一是教 、学、做合一;二是教材与教法融为一体;三是自由自动教学。
11、①教育思想:他认为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并反复强调幼稚教育不仅是一种正式的教育,而且是人生的一种最基础的教育 。
12 、②教育方法:陈鹤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几个特点,那就是儿童有“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 ” 、“游戏心” ,“儿童是易暗示的”。因此,他要求教师要以“做 ”为主,在“做中教,做中学 ,做中求进步”。
13、③教育内容:陈鹤琴认为,要根据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德 、智、体、美的全面教育 。陈鹤琴制定了幼稚园教育内容:儿童的健康活动、儿童的社会活动 、儿童的科学活动、儿童的艺术活动、儿童的文学活动。
关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思想理论内容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