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30秒
- 游戏
- 2025-05-09 21:01:55
- 3
2 、提高软件可用性有八大原则:①将系统和现实世界进行匹配大家都很熟悉;
3、②使界面保持一致 ,包括与系统内部和任何现存的外部标准保持一致;
4、③系统状态的可视性也是大家较为熟悉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 ,还望关注本站哦!
图书馆30秒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软件可用性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软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进行解释 ,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 、软件测试中什么是可用性测试
1、可用性测试的概念是:让一群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对产品进行典型操作 ,同时观察员和开发人员在一旁观察,聆听,做记录。
2、可用性有五个指标 ,分别是易学性 、易记性、容错性、交互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
3、2)与预期目标 、与竞争对手、与老版设计相比的可用性水平
4、3)比较不同方案,确定哪个方案更加可行
二 、可用性可靠性,别再傻傻分不清
1.可靠性和可用性,虽然听起来相似 ,但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2.官方定义是这样的:可用性是指产品在任何随机时刻,从启动到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概率 ,即可用度。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指定功能的能力,即可靠度 。
3.这个定义可能有些抽象,让我们用白话来解释:可靠性意味着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始终能正常工作 ,即它很少出现故障。而可用性则是指产品在需要时能够随时使用,这不仅包括产品不易损坏,还包括即使损坏也能迅速维修,以保证无缝使用。
4.不同的视角会导致不同的评价标准 。从合同角度看 ,只考虑设计和材料,而从使用角度看,还会涉及使用方式。
5.可靠性分为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基本可靠性关注产品天生特性 ,只要有一个部件损坏,整体就不可靠。任务可靠性则与产品功能相关,可以通过并联、表决等方式来提高 。
6.基本可靠性通常用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衡量 ,但并非所有设备都适用。对于不可修复的设备,我们使用MTTF(平均寿命间隔时间)来评估。
7.任务可靠性的提升往往通过增加冗余和备份来实现,但这会增加成本 ,可能会降低基本可靠性,并使设备更复杂,影响维修和测试 。
8.提高任务可靠性的一种方法是编写详细的使用和维修手册 ,另一种是提高软件可靠性。
9.可用度分为固有可用度和使用可用度。固有可用度是合同指标,反映设计水平,与可靠性和维修性有关 。使用可用度关注的是产品实际可用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10.在评估时,使用可用度是一个关键指标 ,因为它综合考虑了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
11.系统性能通常用可用度来衡量,而设备性能则用可靠性指标,如MTBF 。
12.最低可接受值和规定值是两种重要的可靠性指标。最低可接受值用于检验 ,是验收的底线;规定值用于设计,是可靠性分配的基础。
13.可靠性指标通常通过可靠性鉴定试验来评估,而可用性指标可以通过试验数据或用户反馈来评价 。
14.总结来说 ,可靠性和可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产品设计和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确保产品性能至关重要。
三 、提高软件可用性原则有哪些
1、提高软件可用性原则有哪些?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易学、易用 、有效、较少出错、容许修复错误。